校友风采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葛建良:不知疲倦的“机器猫”

2015年03月18日 16:33  点击:[]

人物简介:葛建良,2002届油气储运专业毕业生。现为燃料油浙江宁波分公司副经理兼五里牌油库主任,曾被评为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和安全卫士、中国石化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人物观点:“在基层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耐得住寂寞,对平凡的岗位充满热情,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努力钻研”;“不是我疯了,而是责任在身,装卸油安全责任重大,我必须在场”;“要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责任”。

夜晚21时,忙碌了一天的燃料油分公司五里牌油库员工终于接卸完了37车次1200吨油浆。

“公司安排我们深夜1时给客户供油,大家加把劲儿,马上调和!”五里牌油库主任葛建良用嘶哑的声音喊道。

加温、开泵、打油、计量……葛建良和员工连续工作3个小时,调和一次成功。“装船!”一声号令,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跑向码头……

采访葛建良第一天,笔者就真正体会到他是个“工作狂”。

第二天8时,葛建良一到油库就转起来了。油库巡检、汽运发油、码头装卸、油品调和、化验检测……他穿梭在油库和码头的每一个角落,奔走在客户、供应商、施工单位和油库员工之间,脚步一刻不停,电话一个接一个。

笔者自认为很能吃苦,但跟着葛建良跑了两天后还是招架不住,一坐下来就打瞌睡,而葛建良却习以为常。

2006年,26岁的葛建良来到五里牌油库工作。5年来,五里牌油库吞吐量由2006年的10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19万吨。今年1~10月,吞吐量达到18.7万吨,完成178船次、2768车次油品接卸和208批次7.6万吨的油品调和任务。

5年前的葛建良清秀俊朗,现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七八岁,一熬夜慢性咽炎就发作,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坚持下去?

“机器猫”

刚毕业时,由于正式工名额有限,葛建良以劳务工的身份开始了长达12年的职业成长轨迹。“这些年我不仅转为正式员工,而且得到提拔重用,更应该做好工作。”葛建良说。

葛建良一心扑在油库上,一旦有作业任务时就变成了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不分昼夜地工作,大家戏称他为“机器猫”。

他有一本工作日志, 打开工作日志似乎是打开了一本错版的年历,因为里面几乎没有节假日之分,也没有昼夜之分。

五里牌油库仅有1.2万立方米库容,以多品种小批量燃料油调和为主,硬件设施较差,工作量较一般油库大。此外,油库租用的是杂货码头,没有主动权,装卸油作业往往只能在晚上进行。

“硬件不足就只能用我们的敬业和高效来弥补,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对油品品质和供油时间的要求。”葛建良说。

在五里牌油库,一线员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葛建良每周上班时间超过80个小时,全年直接参与重大作业200余次。

他的工作日志记录着许多令人欷歔不已的经历:通宵作业,发油—调和—化验—发油循环3次,成功完成3个客户的装船任务;接卸炼厂车发油浆,连续4晚进行调和作业并及时配送……

“我们没有最好的硬件设施,但可以24小时全天候为客户提供服务。”葛建良说。

“多面手”

“葛主任好像什么都懂!”五里牌油库化验室的小汤说。

计量、质量检测、收发油料、设备维护维修……葛建良样样拿得起,事事干得好。

“我是油库的头儿,各岗位工作都要会干,否则就带不好队伍,管理不好油库。”葛建良说。

五里牌油库一共14人,主任岗位以下就是普通员工。葛建良既是油库主任又是当班组长,员工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都习惯向他求教,葛建良总是不厌其烦。

油库人手不多,有时遇到员工生病请假,葛建良毫不犹豫地主动顶岗,“这些年获得了油库各岗位的资格证,关键时候派上用场了”。

“没有标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调和批次多且量大,但质量必须合格才能出库。”葛建良怎么也没想到,干了燃料油这行,不仅要承受晚间操作的煎熬,而且要面临“调和”的折磨,之前每次调和油品总要四五次才能过关。

他曾心灰意冷,同事也曾心存疑虑:“主任技术行不行啊?”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葛建良没有气馁。双休日,他跑到新华书店,翻书本、查资料,寻求理论支撑;上班时间,他带领员工边实践边计算,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每次都亲自把关。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葛建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其实调和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好就能保证油品质量,提高效益。”

自燃料油分公司成立以来,五里牌油库调和油品327批次11.85万吨,未发生一起质量事故,最苛刻的客户也对他竖起大拇指。

“狠心汉”

初来油库时葛建良的孩子刚刚出生。他没有更多精力照顾妻儿,挑起油库管理的重担,一周后体重减了5公斤。

两年来,随着船供油业务的迅速发展,油库调和量不断增加,葛建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没有时间陪我们,更不用说和我们一起过节假日了,家里的事都指望不上他,谁让他喜欢干这行!”葛建良的妻子说。

一次,葛建良的岳父在盖房时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摔下来受了伤。紧急送往医院后,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手术,要求亲属签字。妻子实在承受不住,哭着给葛建良打电话:“你快来,爸不行了!”葛建良这才放下工作赶到医院。

无情未必真豪杰。葛建良深感愧对家人,也曾想换岗位,但最后还是选择坚守。

和葛建良分手时他有些不好意思:“我的事迹没啥好写的,油库要求在调和、码头装卸等重大作业时主任必须在场,我如果不在就是犯错误了。”

车渐行渐远,五里牌油库渐渐远去,可这个郊区小油库的坚忍、激情和员工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却永远留在笔者的脑海里,耳边回响起葛建良5岁儿子“长大以后也要当油库主任”的声音。

节选自《中国石化报》

上一条:何英:最美乡村教师 下一条:吴伟志 :普通高校里的粗糙集国际学术权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