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何英,舟山定海人。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94生化系学生,定海区白泉高级中学生物教师,政教处主任。2013年感动定海十大人物之一。1997年是她在定海白泉中学任教的第一年,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她奔走于慈善之路,这一走便是17年。
【人物印象】作为乡村教师,她一身简单朴素的打扮,不施粉黛,不矫揉造作。坐在我面前的何老师静静地诉说她这十几年来的历程,欢笑,眼泪,学生是她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人物观点】我只是一个老师;对于我而言,好好教书就够了。
采访何英的当天,她正在四下落实招生的工作,我们提早来到白泉高中校园四处转转。这所学校只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学,坐落在城区之外,显得更加安静。在教学楼下初次见到何英,她带着亲切的笑容,朴实无华的装扮,当下只有一个感觉,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老师。而在采访过程中,何英的眼中闪着的泪光,真正让我认识到,一个乡村老师的美丽。
施受无心
1997年何英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白泉中学,也就是现在白泉初中和白泉高中的前身。2002年,何英来到划分出的白泉高级中学执教。到如今,她在农村工作已有17年了。白泉中学是一所为定海农村学生创办的中学,学生家庭的经济能力大都很有限。迫于农村学生经济条件上的压力,再加上一直以来从事团委和政教处工作,何英从一开始就承担了一份责任和义务——解决学生的上学问题。
在何英从教的第一年,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及父亲酗酒、打骂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为了帮助学生,何英组织全校同学捐款,但最终学生还是因为心理原因辍学了。作为教师的她感到自责,如果她能早点发现孩子的心病,早点帮助她,可能就不至于走到辍学这一步了。由此及彼,何英看到了更多的孩子,虽然满怀对学校的向往,却迫于家庭的压力而无法继续读书。面对一双双孩子渴望的眼睛,作为教师的她第一次感觉到她责任的重大,也是在这一年她踏上了慈善之路。
万事开头难,当时作为初中老师,她的工资有限,她只能帮助孩子一时,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社会好心人。可是社会上对于资助贫困生存在的偏见让她颇为为难。大部分的好心人希望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而白泉高中只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学校的学生成绩算得上中等的不多,考上重点者更是寥寥无几。何英能做的只有奔走于社会慈善机构与好心资助人中间,对于她而言,一个学生的未来太宝贵,不可以就这么撒手不管。
十几年过去了,何英结识了很多的好心慈善人。她说过,她把每一个帮助过学生的好心人的名字都记在心中,在节日的时候寄去一张贺卡发一条信息聊表心意。如今,何英成立了一个“学海莲花”学生QQ群,“尽我自己的力量,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这是她成立“学海莲花”的心声,同时也是一场爱心接力,受资助的学生去资助下一个需要资助的学生,直到他们有能力承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何英的一位学生,远在丹麦留学,今年已果断地接下了第一根接力棒,学生的感恩之心与热情,给了她继续慈善的力量与信心。
当问及何英如何避免给受资助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时,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慈善多年,何英告诉我们在帮助学生时,她会跟学生讲清现实,征求学生的意愿,只要求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够,她不希望学生对于受到帮助有心理上的负担。她把慈善仅仅当做一件事来对待,施受无心,说的应该就是何英这样的人。
教师本色
因为拥有一颗善心,何英在慈善这条路上结交了许多社会上的好心人,同时也有不少的媒体记者想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信息,在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请求时,何英往往婉言拒绝。在面对我们的采访时,她解释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生物老师,对于她而言,好好教书才是她应尽的本分,而一旦把她放在了一个高调的宣传平台上,她的所作所为便容易染上不纯粹的东西。
当问及何英当初怎么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她坦诚地告诉我们学生时期的她并不想当老师,或许是一种缘分,如今坐在我们面前的何英已经从教十七年了。“如果这个时候你让我干别的,我觉得我真的是干不好的,我现在就觉得我最适合当老师了”。正如何英所言,工作改变人,白泉中学的师生让她得到了一种归属感。她在团委工作的十余年里,令她最难忘的事情便是与学生打交道,组织学生活动。
作为政教处主任,何英经常安排班主任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在她的眼里,高中生还只是个小孩子,不应该对他们过于苛求,她允许他们犯一些错,可是,撒谎之类的虚伪,她绝不容忍。也正是因为她对孩子的包容与教导,让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的尊重。
2013年,何英被评为最美定海人,在外人眼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定海人,更是最美乡村教师。一个人做一件善事没什么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做善事。她本人对这个荣誉并没有太大惊喜,她强调自己尽的只是一个老师的本分而已。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平凡老师的平凡故事,而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一生并且为之奋斗,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追随何英的脚步,将美丽进行到底。
尾声
何英已经离开母校17年,母校的变化很大,当初的舟山师范专科学校现在已经发展成浙江海洋学院,并为成为浙江海洋大学而努力。17年前,何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生物化学专业目的性强,对于植物学和实验作业的要求很高,当时师专的师资不仅优秀,而且还小有名气。谈及此事,如今已经身为人师的何英感到非常骄傲,她骄傲自己曾经是海院的学子。如今回忆大学的生活,只不过是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开了一个头,人生路还长,如何走下去,如何走得更好,还是要看自己能不能把握住。
何英也有对当代大学生的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很宝贵,不要抱有功利心去做事,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形成自我的素养。作为老师的她对自己的学生没有很高的期望,她相信她的学生都会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她会看着他们从刚入高一的稚嫩少年,慢慢成长为一个个稳重的青年,最后看着他们走向大学的那扇大门。
这就是何英,一个极为普通的高中老师,一心为学生的好老师。在采访的最后,和何英合了一张影,站在她的身侧,她的微笑,她的亲切,让我感觉到的是母亲的温和。她也一直担任一个母亲的角色,她的学生便是她的孩子,是她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最后,让我们祝福何英,祝福她和她的孩子们,幸福安康。
舟山队第七支队学生记者:杨月昕
责任编辑:何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