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优雅知性 风华正茂——与新锐女导演吴琴一席谈

2015年03月18日 16:53  点击:[]

人物简介:吴琴,温州乐清人,1985年生,2007年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专业,?年在上海创建“吴琴导演工作室”。拍摄过小成本电影《九号公路》、微电影《贼》、《最佳演员》、《最佳导演》等片。2014年自编自导的第一部数字电影《从哪来,到哪去》于五月在上海正式上映,成为80后一代新锐导演。

人物印象:吴琴,中等个儿、齐耳短发、皮肤白皙、双目有神,着一身黑白相间的西式套装,清爽时尚、端庄美丽、优雅大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她思维敏捷,谈锋甚健。

人物观点:电影是我的梦想,梦想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实现。我要不断的挑战自己,努力拍出一系列让观众喜爱的好片子。

由80后知性女导演吴琴独立编剧,独立导演的电影《从哪来,到哪去》即将于5月11日母亲节那天在上海影城举行首映式,媒体采访,广告宣传纷至沓来。这阵子吴琴奔前奔后忙得不亦乐乎,连电话都应接不暇。我急欲见上她一面,捎去《校友》的问候与祝福,一连打了两天电话,终于得到了约见的回音。

5月8日下午,上海“啡你啡思”咖啡馆内,我与吴琴相视而坐,拥着一缕暖暖的阳光,呷着一杯浓浓的清咖,我们的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开着。

问:听说你上个月回海院了,这是毕业后第一次回母校吗?感觉如何?

答:是的,第一次回去,受到了母校热情的接待,参观了新校区,与同学们一起回味当年的学生生活,在食堂就餐,进教室听了一堂课,感觉太美妙了,当学生真好。新校区面朝大海,地大楼多,一派欧式建筑风格相当气派,看了非常震撼。

问:你带去的新片《从哪来,到哪去》,已在母校先行放映了。同学们反响如何?你满意吗?

答:很满意。4月29日晚上杨存国会展中心座无虚席,同学们看得很专注,反响热烈。这说明大学生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和我是相通的,这一点我特别开心。

问:呵呵,也说明你还未脱书生气呢。听说在上海举行的首映式已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观众群体多为年轻人是吗?

答:噢,情况是这样的,上海影城共有458个座位,这次对外售票100多张,到5月7号已全部售完。其余为赠票,业内人士加上工作人员都有一拨亲朋好友来索票,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真正的票房率要到8月份江浙沪各影院放映结束后才能有结果。呵呵..

问:请你给未能一睹影片的校友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该片的故事情节和风格特点好吗?

答:好的。这是一部亲情伦理片,在母亲节首映。

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和一个机灵搞怪的小男孩意外互换灵魂之后,共同踏上寻亲之路,一路上经历欢乐和泪水,最终蜕变成长的温馨故事。影片细致体现了中国江南特有的温婉优雅的风景,朴实真淳的民俗文化,以及自然流露的质朴情感。属于温情风格吧。

问:作为80后女导演,你今后拍片的视觉是否侧重女性题材,走温情片之路?

答:嗯,我的下一部片子仍是温情片,但我的总体设想是走多风格之路。在我执导的第一阶段,我要求自己以一条简单明晰的线索叙述好一个故事,让观众看得懂,看得明白,一目了然。第二阶段,我将尝试拍些悬疑片、喜剧片。之后打算拍些灾难片、现实片。总之,我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地挑战自己,努力拍出一系列让观众喜爱的好片子

问:你在拍片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是否资金问题,你是如何寻找投资方的,能谈谈吗?

答:你说的这个难题确实很难,但我们团队知难而进,难题也就不难了。作为导演,我从一开始就参与运营方案的策划并亲自出面与投资方面对面交流,向他们宣传创作意图,描述剧情,交代运营方式,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让他们相信这是一部好片子,有一支负责任的团队和一个负责任的导演,投入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问:先前我常听说许多剧本上不了戏,就是因为找不到投资方,甚至有些名人写的剧本都在冰箱里冷冻着,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答: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欣赏口味变化很大,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想得到投资方的认可,我们首先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如果投资方看了剧本仍无动于衷,这说明剧本本身有问题。不是题材不够吸引人,就是表现手法太陈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要更多的从自身找原因。当然我在考虑投资方时也是有选择的。要选择那些热爱电影、思路清晰、看好电影市场,有前瞻性的企业家,这样成功的把握就比较大。就拿我这部片子来说,客户们一是看好了电影行业的发展;二是领悟了影片的内涵;三是相信我们的团队能力,肯定我们的运营手段与方法。说来你也许不信,有许多投资人几乎同时欣然签下了合同,这让我们倍感鼓舞。

问:呵,你真行!还有一种说法,投资方出了钱,导演在拍片过程中便受到了限制,从选演员到剧情改变都得听投资方的,是这样吗?

答:你问得好,不排除有这种现象,但我这里不存在这种现象。我这人特别介意的就是,那些只谈钱不谈效果的投资者,指手划脚,干预拍片过程。因为如何营销我们有自己的方案,我们是全权负责的。所以我特别感激我的投资方,他们尊重并信任我们,对年轻人寄予厚望,放手让我们大胆做事。他们对于国产电影充满期待,因此作为导演我深知自己任重道远,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问:最后,我很想知道,你是汉语言文学本科生,为何选择了拍电影,走上了导演之路。

答:其实,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旅游专业。我个人兴趣很广泛:旅游、阅读、音乐、舞蹈、钢琴、绘画、书法、下五子棋等。但博而不精,大学四年的许多课程我都十分喜欢。比如:美学、文艺概论、影视欣赏、阅读写作、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每次上课我总是早早进教室抢头排座位,课堂上经常展开些讨论与争鸣,还有老师们循循善诱的讲解和卓有见地的观点。不仅教会了我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培育了我文学鉴赏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启迪了我如何审美、如何感悟美,从精神上、气质上、心灵上改变了我。这种教学理念和学习氛围,滋养了我内心的向往,我的梦想一个接一个,最初,我曾打算当节目主持人,以一种特殊的公众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情。后来又想过当广告制作人,但最后我选择了电影。因为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表现力极强,涉及的门类很广,我的许多兴趣爱好都能用得上。现在我正在这条梦想之路上前行,非常愉快。

问:当导演拍电影你的父母一直很支持你吗?

答:哪里呀,父母先前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一个女孩子,找份稳定的工作,离家近点就可以了,何苦去北京颠簸呢?但我执意要去,临行前母亲无奈地说:那你去试试吧,不行的话,就回温州老家来和我们一起做外贸生意。后来父母看我态度坚决又确实是一心一意在做事,也就不吭声了。现在当我的影片要上映时,他们比我还高兴呢,在家乡的亲朋好友面前替我宣传,还鼓动他们来上海观片呢。

问:都说当导演很苦很累,女性导演尤其如此,你感觉呢?

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包括精神上的、体力上的。我每天上下班途中就要花去5个多小时。晚上工作至深夜1、2点。剧本的每一稿我都要读上几遍,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虽说身体很累,但精神很充实,要说人最苦的还是来自内心,那种不被理解的指责才让我感到真正的苦…

问:噢,是的,你说得好极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的影片即将上映了,梦想正变为现实,衷心祝福你前程无量!

【这时,吴琴的手机铃声响了,有许多事催着她去办,她要告辞了。】

问:你还有什么话要捎给学弟学妹们吗?

答:读书、多读书呀!瞧,我现在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一大堆繁杂的事务缠身,要想静下心来读点书简直成了奢侈。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务必珍惜大学四年美好的时光,多跑图书馆,沉下心来多读点书,特别是一些中外经典名著,要细细的品读,这对于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实在是太必要了!

我起身与吴琴握别,目送着阳光下的吴琴,不禁感叹道:年轻真好,有梦真好!奋斗着的人生是美丽的。

上一条:媒体聚集我校学子——徐方成 下一条:我的三任 “打手”——记温州籍学生祥子、顺子和林子的罗曼史

关闭